沈阳市:招商引资的东北亚中心城市与产业升级新引擎
在东北全面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和 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协同推进的背景下,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省会、东北亚经济圈核心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候选城市,正以开放创新的姿态、雄厚的产业底蕴和优越的发展环境,成为备受瞩目的招商引资高地。这座兼具工业基因与创新活力的城市,正全力推动 “沈阳市招商引资” 工作,为全国企业铺就投资兴业的广阔舞台。
一、区位优势:链接东北亚的枢纽门户与交通要冲
沈阳市位于辽宁省中部,是东北地区地理中心和交通枢纽,其区位优势得天独厚:
立体交通网络通达全球: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是东北亚重要航空枢纽,通航国内外 140 余条航线,2023 年旅客吞吐量达 1900 万人次,货邮吞吐量突破 25 万吨,国际货运航线覆盖日韩、俄蒙及欧洲主要城市;中欧班列(沈阳 — 莫斯科)常态化运行,年开行量超 600 列,货物覆盖俄罗斯、德国等 20 余个国家 50 余个城市,是 “一带一路” 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关键物流通道;高速公路总里程达 1300 公里,京哈、沈海等干线贯通东北三省,与周边城市形成 “1 小时经济圈”;哈大高铁、京沈高铁等构建起高效铁路网络,2023 年铁路旅客发送量达 4500 万人次,货物吞吐量超 8000 万吨。
战略平台叠加赋能:作为国家批复的 “沈阳现代化都市圈” 核心城市,沈阳新区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,享受东北振兴、沿海开放等多重政策红利;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 7 个国家级园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,为 “沈阳市招商引资” 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和平台保障。
二、资源优势:产业与生态的双重富集地
(一)农业资源全国标杆
沈阳市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中心,地处世界 “黄金玉米带” 核心区,耕地面积达 59.8 万公顷,粮食年产量稳定在 700 万吨以上,玉米单产水平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。全市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超 80 万公顷,“沈阳大米”“辽中葡萄”“法库牛肉” 等 15 个地理标志产品享誉全国,为食品深加工、生物制药等产业提供了优质原料保障。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,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 1800 余家,形成从种植、仓储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,吸引中粮集团、益海嘉里等龙头企业深度参与 “沈阳市招商引资”。
(二)工业基础雄厚坚实
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和 “新中国装备制造业摇篮”,沈阳市在装备制造、汽车制造、航空航天等领域实力超群:
装备制造产业:拥有沈阳机床、北方重工、中车沈阳公司等龙头企业,形成了数控机床、盾构机、高速列车等高端装备制造集群,2023 年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 6000 亿元,其中数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30% 以上,产品出口 100 余个国家和地区。
汽车产业集群:华晨宝马、上汽通用等企业集聚发展,2023 年全市汽车产量达 185 万辆,产值突破 3500 亿元,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 38%,宝马沈阳生产基地成为其全球最大单一生产基地,推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、智能化转型。
(三)生态与文旅资源得天独厚
沈阳市森林覆盖率达 35.4%,拥有棋盘山风景区、浑河生态景观带等知名景区,棋盘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,年接待游客超 800 万人次;沈阳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,是清朝早期皇宫建筑群,年参观人数超 200 万人次。作为 “国家森林城市” 和 “中国优秀旅游城市”,沈阳夏季凉爽宜人,冬季冰雪资源丰富,冰雪旅游、工业旅游等产品深受青睐,2023 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突破 1500 亿元,为文旅开发、康养服务等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。
三、产业体系:传统优势与新兴动能交相辉映
(一)先进制造业:挺起产业升级 “脊梁”
沈阳市聚焦高端装备、新能源汽车、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:
航空航天产业:依托沈飞集团、黎明航空等企业,形成从飞机整机制造、航空发动机研发到零部件配套的完整链条,国产大飞机 C919 部分关键部件由沈阳企业配套生产,2023 年航空航天产业产值突破 1200 亿元。
新能源汽车产业:以沈阳国际汽车城为核心,构建 “电池 — 电机 — 电控” 全产业链,宁德时代、亿纬锂能等企业纷纷落户,2023 年新能源汽车产能突破 30 万辆,成为东北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。
(二)新兴产业:激活发展新引擎
沈阳市在生物医药、数字经济、新材料等领域加速布局:
生物医药产业:依托中科院沈阳分院、沈阳药科大学等科研资源,沈阳高新区获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,形成创新药研发、高端医疗器械、中医药深加工产业集群,2023 年医药工业产值突破 1500 亿元,疫苗、基因检测试剂盒等产品技术全国领先。
数字经济产业: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,吸引华为、腾讯、百度等企业落地,推动汽车、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年增速超 25%,2023 年突破 4000 亿元。
新材料产业:聚焦碳纤维、铝合金等领域,中复神鹰、忠旺集团等企业技术领先,碳纤维产能占全国 20% 以上,铝合金加工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轨道交通等领域,2023 年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 1000 亿元。
(三)现代服务业:构建开放新枢纽
沈阳市依托区位优势发展现代物流、商务会展、检验检测等服务业,沈阳国际展览中心、辽宁工业展览馆等平台承接大型展会,2023 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 6500 亿元。作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枢纽,沈阳市深化与俄蒙朝等国家的经贸合作,2023 年对俄进出口总额达 450 亿元,成为 “一带一路” 经贸往来的重要节点。
四、精准招商:全链条服务与产业生态构建
为深化 “沈阳市招商引资” 工作,当地政府推行 “产业链招商 + 园区载体招商” 双轮驱动策略:
靶向精准招引龙头:围绕 “5+3+7” 重点产业(装备制造、汽车、航空航天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 + 数字经济、新能源、现代服务 + 七大未来产业)绘制产业链图谱,建立世界 500 强、中国 500 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库,2023 年举办 “全球沈商大会”“中国 — 东北亚博览会沈阳专场” 等活动 60 余场,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超 2000 个,其中世界 500 强、中国 500 强企业投资项目占比达 35%。
营商环境持续优化:推行 “一网通办”“一窗受理” 政务服务改革,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 1 个工作日,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缩短 60%;设立重点项目服务专班,提供 “一对一” 全程代办服务,从项目洽谈、土地供应到投产运营全程跟踪协调,确保项目落地 “零障碍”。
园区载体功能完善:全市 19 个国家级、省级开发区基础设施完备,沈阳经开区、高新区等园区实现 “九通一平”,针对新兴产业项目提供定制化厂房、研发平台和公共服务配套,2023 年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市的 80% 以上。
五、科技创新与人才支撑: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
沈阳市拥有吉林大学(沈阳校区)、东北大学、辽宁大学等 47 所高校,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沈阳分所、沈阳自动化所等 138 家科研机构,每年输送各类专业人才超 50 万人,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智力密集区。当地政府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建实验室、技术创新中心,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326 家,2023 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 2200 亿元。通过 “沈阳人才新政 3.0” 等措施,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创业补贴、住房保障、子女教育等支持,吸引新能源、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高端团队落户,进一步提升 “沈阳市招商引资” 的核心竞争力。
结语
沈阳市正以东北振兴 “龙头” 的姿态,在产业升级、开放合作、生态建设等方面展现强劲动能。这里有雄厚的工业基础、富集的资源禀赋、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广阔的市场空间,是企业布局东北亚、拓展国内外市场的战略要地。无论是深耕先进制造、投身新兴产业,还是布局现代服务、参与区域协作,沈阳市都将成为您事业发展的可靠伙伴。
欢迎全国企业前来辽宁省沈阳市投资兴业!招商信息咨询电话:400-162-2002

辽宁招商项目

辽宁招商政策

招商政策

投资流程

土地招拍挂

厂房价格

注册公司

优惠政策

辽宁投资流程

外商投资
买地自建
厂房租赁
写字楼租赁
公司注册
优惠政策
招商中心
400-162-2002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企业入驻
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

立即获取
img_loading
智能检测中
投资咨询热线
400-162-2002
  • 招商引资政策
  • 工业用地招商
  • 租购厂房仓库
  • 其他相关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