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州市:招商引资的环渤海枢纽与产业升级新引擎
在东北全面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和 “双循环” 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的背景下,锦州市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、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开放包容的发展姿态,成为辽宁省招商引资的重要增长极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关键节点城市。作为国家沿海开放城市和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成员,锦州市以 “政策最优、服务最好、效率最高” 的营商环境,全力推动 “锦州市招商引资” 工作,为全国企业铺就投资兴业的黄金赛道。
一、区位优势:链接东北与华北的海陆枢纽
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,东临盘锦、葫芦岛,西接秦皇岛,南濒渤海,北靠朝阳,是连接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华北经济圈的重要枢纽,也是 “一带一路” 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出海口。其区位优势得天独厚:
海陆联动通达全球:锦州港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综合性港口,2023 年货物吞吐量达 1.2 亿吨,集装箱吞吐量突破 200 万标箱,航线覆盖日韩、东南亚及国内主要港口,是东北西部最便捷的出海通道;京哈高铁、秦沈客专、京沈高速等干线贯穿全境,锦州至北京高铁直达仅需 2.5 小时,融入 “京津冀 3 小时经济圈”;锦州湾机场开通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 30 余条航线,年旅客吞吐量突破 120 万人次,构建起 “海、陆、空、铁” 立体交通体系。
战略平台叠加赋能: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山发展轴的核心城市,锦州市享受东北振兴、沿海开放等多重政策红利,锦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5 个省级以上园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,为 “锦州市招商引资” 提供了强大的战略支撑。
二、资源优势:多元禀赋构筑发展基石
(一)农业与海洋资源优质高效
锦州市是辽宁省重要的现代农业和海洋经济示范区,拥有耕地面积 47 万公顷,粮食年产量稳定在 350 万吨以上,“锦州苹果”“义县小米”“黑山花生” 等 16 个地理标志产品享誉全国,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 30 万公顷。海洋资源富集,海岸线长 124 公里,海水养殖面积达 8 万公顷,水产品年产量超 100 万吨,海参、贝类等海珍品产量居全省前列,为农产品深加工、海洋食品制造等产业提供了优质原料保障。
(二)矿产与能源资源储量丰富
锦州市地处辽西成矿带,已发现矿产资源 48 种,其中煤炭储量达 9 亿吨,石油、天然气储量分别达 1.5 亿吨和 1000 亿立方米,是发展能源化工产业的核心原料;膨润土、硅石等非金属矿产储量超 20 亿吨,品质优良,为新材料、新型建材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新能源领域,锦州风能、太阳能资源富集,年平均风速达 6.5 米 / 秒,太阳能年辐射量超 5600 兆焦 / 平方米,具备建设百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的条件,吸引众多新能源企业关注 “锦州市招商引资” 项目。
(三)生态与文旅资源独具魅力
锦州市森林覆盖率达 32.7%,拥有医巫闾山国家森林公园、笔架山风景区等 7 个国家级景区,医巫闾山是东北著名的佛教与道教圣地,年接待游客超 500 万人次;辽沈战役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,年参观人数超 200 万人次。2023 年,全市旅游综合收入突破 600 亿元,滨海度假、历史文化、红色旅游等产品深受青睐,为文旅开发、康养服务等产业提供了丰富的 IP 资源。
三、产业体系:传统升级与新兴崛起双轮驱动
(一)先进制造业:筑牢工业发展根基
锦州市在石化、装备制造、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领域底蕴深厚,正通过智能化改造和延链补链实现转型升级:
石化产业:依托锦州石化、中海油等企业,形成从原油加工、乙烯生产到精细化工的完整链条,年原油加工能力达 2000 万吨,2023 年石化产业产值突破 1500 亿元,是东北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。
装备制造产业:以光伏装备、矿山机械、轨道交通为重点,阳光能源、锦重集团等企业技术领先,光伏组件产能达 5GW,产品出口全球 50 余个国家和地区,2023 年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 800 亿元。
(二)新兴产业: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
锦州市在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数字经济等领域加速布局,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:
新能源产业:规划建设海上风电、光伏平价上网基地,2023 年新能源装机容量达 800 万千瓦,吸引金风科技、远景能源等企业投资,形成风电主机、光伏组件、储能电池完整产业链,2023 年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 200 亿元,目标 2025 年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。
新材料产业:聚焦光伏玻璃、新型金属材料等领域,信义玻璃、宝地集团等企业落户锦州,光伏玻璃产能达 3000 万吨 / 年,占全国的 15%;新型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高端装备等领域,2023 年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 30%。
数字经济产业:建设锦州大数据中心、工业互联网平台,吸引华为、腾讯等企业落地,推动石化、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年增速超 25%。
(三)现代农业与食品加工:全链条升级打造绿色品牌
锦州市依托特色农业和海洋资源,构建 “种植养殖 — 精深加工 — 品牌营销” 全产业链。全市现有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 200 余家,形成花生深加工(花生油、花生蛋白)、水产品加工(即食海鲜、海洋生物制品)、果蔬加工(苹果脆片、速冻蔬菜)等特色板块。鲁花集团、中粮糖业等龙头企业在此布局,2023 年食品工业产值突破 400 亿元,“锦州味道” 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。
(四)现代服务业与文旅融合:释放开放新潜力
锦州市依托港口优势发展航运物流、保税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,锦州保税物流中心(B 型)封关运营,年进出口额超 50 亿元;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“滨海度假 + 历史文化” 资源,打造笔架山海洋文化旅游节、医巫闾山登山节等品牌,推动 “滨海休闲 + 康养旅居” 融合发展,为服务业企业投资提供了丰富场景。
四、精准招商:全流程服务与产业生态构建
为深化 “锦州市招商引资” 工作,当地政府坚持 “精准招商、链式招商” 策略:
靶向招引产业龙头:围绕新能源、新材料、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,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,建立世界 500 强、中国 500 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库,2023 年举办 “锦州(上海)产业推介会”“京津冀招商周” 等活动 50 余场,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200 余个,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达 45%。
营商环境持续优化:推行 “一网通办”“一窗受理” 政务服务改革,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 1 个工作日,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缩短 60%;设立重点项目服务专班,提供 “一对一” 全程代办服务,从项目洽谈、土地供应到投产运营全流程跟踪,确保项目 “引得进、落得快、发展好”。
园区载体功能完善:锦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汤河子经济开发区等园区实现 “九通一平” 基础设施全覆盖,标准化厂房、污水处理、热力电力等配套齐全,针对新能源、新材料项目提供定制化厂房和研发平台,2023 年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市的 80% 以上。
五、科技创新与人才支撑: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
锦州市拥有渤海大学、辽宁工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,每年输送各类专业人才超 5 万人。当地政府鼓励企业与中科院沈阳分院、东北大学等开展产学研合作,共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76 家、重点实验室 22 个,2023 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 80 亿元。同时,出台 “锦州人才新政 20 条”,通过提供创业补贴、住房保障、子女教育等政策,吸引新能源、新材料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和团队落户,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智力资源,进一步提升 “锦州市招商引资” 的核心竞争力。
结语
锦州市正以 “环渤海新兴增长极” 的姿态,在产业升级、开放合作、科技创新中展现强劲动能。这里有富集的资源禀赋、便捷的区位交通、高效的营商环境和广阔的市场空间,是企业布局东北与华北市场的战略要地。无论是深耕先进制造、投身新兴产业,还是拓展现代农业、参与文旅开发,锦州市都将成为您事业发展的可靠伙伴。
欢迎全国企业前来辽宁省锦州市投资兴业!招商信息咨询电话:400-162-2002
辽宁招商项目
-
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科技园
辽宁-锦州-太和区
-
辽宁工学院科技园
辽宁-锦州-太和区
-
辽宁沟帮子经济开发区
辽宁-锦州-北镇市
-
辽宁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
辽宁-锦州-太和区
-
辽宁锦州紫荆产业区
辽宁-锦州-凌河区
-
辽宁阳光能源光伏产业园
辽宁-锦州-太和区
辽宁招商政策
招商政策
投资流程
土地招拍挂
厂房价格
注册公司
优惠政策
辽宁投资流程





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